【Searchouse建築家╱Searchouse建築家╱撰文。李寶怡】

雖然迎賓廣場的骨架及地基結構與設計,全是以符合綠建築要求的在地建材以減碳,且能回收為主軸。

用台灣的原始材料打造在地建築

 

當大家把焦點放在新生三館上面,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建築師張清華卻一直跟我們訴說著新生迎賓廣場的故事。

 

「這是真正可以『玩』的建築!」張清華建築師說,由於迎賓廣場一開始就很清楚定義為臨時的建物,因此在規劃時,就以輕巧建材架構一處可以供園區工作人員及參訪者一個臨時休憩的地方。同時,還必須思考當花博結束時,如何可以快速地將這些建材回收並搬移到別的地方去使用。「我們在規劃迎賓廣場時,想的不是怎麼建築它,反而是在想怎麼拆它最快速又好玩的方法。」張清華笑著說。

迎賓廣場選擇使用台灣福杉、柳杉及桂竹及孟宗竹等大量使用木構造代替混凝土,減少營建廢棄物。

以綠色營建工法搭建,著重回收再利用

 

於是一般建築物都用混凝土打地基,但張清華與建築團隊卻認為,土地內若注入混凝土,泥土就會被密封,影響生態,因此改由直接打樁的方式支撐上部結構,未來博覽會結束之後,所有建材可完全回收再利用,回復原有土地使用。並且大量使用木構造及竹製支柱代替混凝土,減少營建廢棄物。除此之外,還將「減少污染」的理念帶入施工過程中,像是用小型機具或人工代替大型機具,減少對新生公園地面的深層破壞,使用鋼結構可回收再利用等等,堪稱「綠色營建工法」。

 

由於是迎賓廣場,因此扮演著帶領台灣本地特色給外人的印象,張清華還特別到新竹關西找建材,選擇使用台灣福杉、代表台灣森林意象的柳杉及竹山的桂竹及孟宗竹,完全不加工的方式,原始呈現,並利用竹子中空的特性輔以鋼架貫穿做整個廣場的骨架構,並在屋頂上覆蓋得到德國環保認證的布做為休息站的材料。一來符合全球推行的環保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概念,同時也讓都市的人可以多多認識台灣的植栽,「其實台灣早期有很深厚的木頭產業,現在也還有,只是落沒了,希望藉花博帶動這個曾經紅極一時的木頭產業,為台灣再添另一個創意!」張清華說。然後在軟性設計上,則將代表台灣花卉印象的蝴蝶蘭及蕨類布置其中,並輔以紙筒做造型搭配,「別小看這些紙筒,不但輕便,也都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材質。」

迎賓廣場2300平方公尺的屋頂抬高,並設計為向南傾斜為柱樑,一來阻擋東北季風,二來可搭建屋頂花園給附近居民欣賞。

迎賓廣場廣場結構部份以臺灣柳杉為柱樑,並以特製金屬鋼板連接而成以抗風力、地震力。

 

「花博新生公園公共設施鋼構主要用於入口迎賓廣場及城際轉運站,因為新生公園的主要入口設計為有頂蓋廣場,廣場結構部份以臺灣柳杉為柱樑,為能夠維持柳杉木原味,須以特製金屬鋼板連接而成以抗風力、地震力,另外,為了阻擋東北風,並配合向南傾斜設計。」張清華指著圖面說明,而且別小看這個迎賓廣場,簡單的木質構造,事實上,其木柱樑的接合板接頭計達36種角度、形狀,且大部分需進行雷射切割,才能使這個建築更為穩固。

屋頂向南傾斜,為了阻擋東北風

 

之後,張清華思考,花博一定要入園區才行觀賞嗎?與附近居民的關係是什麼?在這樣的考量之下,他們特別將這片2300平方公尺的屋頂抬高,並設計為向南傾斜,種植草花,成一個開心農場,藉由平時可見的花草及菜園,提供未購票入場民眾觀覽,以貼近民眾的心。同時,他們也希望鼓勵民眾參與花博,當主辦單位一個月換一次展示花卉時,可以讓台北市民認養換下的花卉,或讓市民協助種植花卉,當主辦單位換花時,民眾從外面的道路上就可以看到自己種的花放在屋頂。

 

但這麼大片的花卉,在照料上也必須花費相當的精神,尤其是新生園區雖然下方為戰備儲水槽,但是地表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水資源。為此,九典也精密計算過,像是台北市年平均降雨量約2300毫米,因此他們就在迎賓大道下方設置1834平方米的集雨箱,大約可收集及儲存約500 噸澆灌用水。而且為讓雨水可以快速滲入地下以便淨化,迎賓大道的路面完全不舖傳統的柏油,而採用木椿及泥土的方式,讓水往地下滲入,一來可灌概周邊的花草樹木,多餘的水也會滲入地底下的集水箱,以必要時重覆使用,二來也少去會積水的問題。

迎賓大道的路面完全不舖傳統的柏油,而採用木椿及泥土的方式,讓水往地下滲入,以便回收再利用。

善用回收物品製作時鐘塔

 

當然,迎賓廣場所帶出來的,還包括時鐘塔及照樹燈。像是為宣導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因此在新生廣場內的時鐘塔全採用回收的寶特瓶、鋁罐、松果、竹筒及回收木塊,經篩選、回收、清洗、乾燥等處理作業所搭建而成的。另外,塔頂除設置電子式指針時鐘主機,以3個面方式呈現時間外,並於時鐘下方設置廣播設備,及LED燈照明。至於為了呈現新生公園裡的日、夜不同風情,張清華特別精心設計將燈具安裝於由鶯歌師手工拉坯的陶甕內,並在表面上做手工鏤空雕花及表面藝術彩繪等等,這些設計理念都是為了帶出台灣本土的特色產業與花博相結合。

 

「其實台北花博是全台灣人民的花博,不是一、兩個人的事,也不是只停留在這段時間內,我們期望能營造一個能與市民有榮譽感,共同來參與的建築,這才是我們學建築要做的事情。」張清華為此做完美結論。

http://money.udn.com/mag/house/storypage.jsp?f_MAIN_ID=416&f_SUB_ID=4073&f_ART_ID=22512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hel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